Google变“谷歌”告诉我们什么
大名鼎鼎的Google,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摇身一变唤作“谷歌”。一经报道,引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人对这个名字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调侃、挖苦者大有人在。说得最多的是认为“谷歌”真土,莫非要进军中国农村?……
但是,Google对自己名字的“汉化”是非常认真的,据说,为了取名,Google上下煞费苦心,按照英文发音,把所有G打头和K打头的汉字都罗列出来。在去除了生僻字之后,最终得到了30多个常用汉字,然后排列组合,产生了1800个待选名称,诸如勾股、酷果、咕咕、勾果、格高……等等。在千奇百怪的各种组合之中,“谷歌”脱颖而出。Google的这个“汉名选秀”活动经历了半年多,“谷歌”这个Google全球唯一的非英文名称的面世,足见Google对于中国的重视。Gog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说,“今天对Google来说是伟大的一天。”
这个“伟大”,对Google而言,其在中国的本地化鸣笛启航,以“土”名包装“洋”物,更多地拓展中国市场,或许正是Google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将来“谷歌”在中国能否叫得响,也无论人们对“谷歌”这个“洋转汉”的名字如何评价,“谷歌”总要一展其歌喉,在神州大地上引吭高歌了。
“谷歌”告诉我们什么呢?
几年前听过道琼斯亚洲区的老总做的报告,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外国传媒进入中国后,一定要实行本地化战略,人才本地化、内容也要本地化。这是很高明、也很现实的战略,舍此难以让外国文化被中国大众接受。“谷歌”的诞生,不是再次印证了这个战略的极端重要吗?
比起人家的这种深谋远虑,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有时真的相形见绌了。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说过这样的意见:我们的对外宣传始终没解决对象问题,应该真心把报道做成对外节目。比如央视4套、9套在内的外宣频道和媒体,都大量报道春运,不止一次有外国人问我“什么叫春运”?春运对内是大事,对外未必有兴趣。我们的报道要弄清楚对象,考虑宣传的艺术。是嘛,人家的传媒这么注重“汉化”,我们的对外报道,就不能搞一点“洋化”?赵启正先生在当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时,曾不止一次地说,我们的文学作品向海外推广,主要问题是翻译水平不高,没有照顾外国人的阅读习惯,人家难以读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老外们对中国文化也充满兴趣,那么在向老外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学一学人家的战略方针,也来个“本地化”――把中国之“歌”唱到国外去,而用的是“洋包装”呢?
值得反思的当然不仅仅是传媒。在人家把名字“洋转汉”的时候,我们的同胞却依然热衷于“汉转洋”,盲目地崇尚“洋名”,把自己的产品以“洋”名包装,弄得不伦不类,例如商标,什么“三德利”、“开利梦”、“小熊温尼.菩”、“斯沃思淇”、“菲拉格慕”,甚至索性与国际大牌同名,什么“阿里巴巴”、“AC米兰”、“皇品”、“君威”、“北欧风情”,竟然还有企图借恐怖分子“光”的台灯――“本拉”灯!……这岂非太没有中国人的气派,太没有出息了吗?
“谷歌”在中国开唱了。“谷歌”声中,我们可以有怎样的思索和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