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21期“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校长教育管理培训班”在贵州省锦屏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90余名当地中小学校长满怀感激地送走了不远千里来授课的老师们。
“我们这里的中小学,尤其是乡村里的学校,一年所有的可支配经费不到2000元,而从锦屏到北京,来回的火车、汽车交通费,就得1000多块,他们很想到北京去参加培训,可实在没有经费。”锦屏县教育局副局长刘代平如是说。
去年年底,在香港伟新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尽管为学员免除了培训费、食宿费,锦屏县想来参加培训的130余名校长绝大多数还是无力负担交通费,于是刘代平副局长决定,先选派其中30所中小学的校长来京培训。冬天的风是刺骨的,30名来自锦屏县的校长们历经舟车劳顿,来到寒风肆虐的北京,心中充满的却是火一样的热情。在聆听了五天的课程之后,他们被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思想内涵、精彩的细致解读深深折服。临行前,刘局长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清华把“教育扶贫校长教育管理培训班”的课堂搬到深山里的苗寨、侗寨之间,让那些没能到北京听课的校长在家门口感受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
清华人秉承“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厚德载物”的校训作指引,一口答应了锦屏县的要求。如果说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是我校最基本的服务社会的举措,那么教育扶贫则是我们从细微之处,是在基层、在中国最最需要知识的偏远地区践行服务社会的最佳平台。当这片交通不便、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热土被知识所浸染,她越发显得活力四射、美丽动人。
经过双方协商讨论,第21期“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校长教育管理培训班”于9月17日在锦屏县顺利开班了,我校无偿为当地开展了为期五天面授和远程相结合的培训。继教学院聘请的陈纪英老师、贺林老师、朱旭东老师从北京乘飞机到贵阳,转机到黎平县,又历经了一个半小时颠簸的山路到达了讲课的地方,三位授课老师感触颇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清华教育扶贫工作的艰辛和对于贫困县的重大意义。在尽心尽力地为校长们讲完课,他们纷纷感慨:“这样的培训太值得做了,意义已然超越了培训本身,清华在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当地一名接受培训的小学校长在总结里这样写道:“谢谢你们提供了一次食宿费、培训费全免的培训,如此体贴和理解农村校长的实际困难。”平秋小学的周校长说:“正因为高尚,正因为实在,加上授课老师们精湛的讲解,清华大学在我们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最高学府这样简单,她是一座丰碑,一个典范。”
五天的培训结束了,教育扶贫的道路依然在延展,且任重而道远!(清华教育扶贫办公室焦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