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志江
北京:全球制造
当忽必烈使用九经九纬十八条大路来设定元大都城区的整体规制时,经纬之间交叉而成的地块都叫做“坊”——现在的说法,就是居民区。整个城市的中心就是定居者的空间:皇宫和坊。当年从各个方向而来的人流,都需要在内城外围夜宿,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末,这就是南城多如牛毛的会馆的来历。北京城最初的设计者压根就不会想到“亭驿”、“客舍”或“客栈”会出现在这座都城的中心位置。但现在,“客栈”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中心城区最引人瞩目的建筑群落之一。沿着长安街,不但有北京饭店(B座和E座管理方为莱佛士国际)、长安俱乐部等老牌客栈,07年,来自美国的超五星级商务酒店丽思卡尔顿也将在那条街上开出它在北京的第二座酒店。
酒店尤其是国际高端商务酒店在北京的大面积出现,意味着这座东亚内陆的都城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从居民城市向移民城市甚至是流民城市的转型。北京不再仅仅是北京人自己建造和生产的城市,甚至不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建造和生产出来的城市,而是被纳入到全球的资本和文化流动之中,成为被不断刷新和再生产的一个城市产品。用更为说明问题的提法:它是一个开放的代码结构,这个结构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协议,而是全世界的人流在其中进出时不断对其产生要求并时刻将其改变的结构,甚至可以说,这座城市就是全球的人流本身,正如河就是河流本身。
这种制造和再生产带来的不是改变城市形象的问题,而是城市结构本身的变化。一座国际五星级酒店在街上出现,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集团遍布全球的酒店网点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预订的酒店网上预订系统灵魂附体,它所带来的客流,百分之九十九不是从街上路过看到这个门口的行人,而是在世界各地可能从未见过它的客人。他们来到北京的这个区域,而不是那个区域,是因为他们自己所习惯和倾向的酒店品牌就在这里。这也就是金融街威斯汀酒店总经理郑章辉所说的,如果国际酒店品牌在短期内猛增,客流依然将是来自海外,而不会是本土客源,因为,酒店不但提供接纳,更提供渠道,从世界到北京的渠道,并将北京变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