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研究所 但朝阳
2007年是医药行业新一轮行业变革的开局之年,行业形势将显得纷繁芜杂、风云变幻。一方面,行业仍将面临药品降价和打击商业贿赂的负面冲击;但另一方面,OTC与第三终端市场的崛起、处方药终端销售模式的变革、医药商业的并购整合、药品研发在产业链中地位提升等,都将使市场存在较大机遇。
在考虑竞争实力、成长性和估值等因素后,我们重点推荐的品种依次是天士力、康美药业、千金药业、上海医药、东阿阿胶。
变革拉开帷幕
医院药价过高、医院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医保覆盖面过窄、药品生产质量缺乏足够监管等问题,折射出现行医疗体制长期存在的诸多弊端。在此背景下,“十一五”期间,政府将从体制层面对医药行业进行根本性改革。我们认为,有望在2007年破题的新医改无疑将为未来几年的医药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政府卫生投入增加。200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6854亿元,占GDP比重为5.6%,其中政府卫生支出为1117亿元,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9.7%。这一卫生费用投入水平与印度、俄国基本相当,但明显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从卫生费用构成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合计为36.2%,落后于大多数国家,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从个人支付卫生费用的比例来看,中国的这一比例高达56%,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18%的水平。
因此,在新医改方案的框架设想中,增加政府卫生费用投入成为重中之重。政府卫生投入增加除了有助于继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外,亦将有助于推进社区医疗中心和农村医疗体系的快速发展,以及“医药分开”工作的推进。
其次,医院终端用药增长放缓,OTC与第三终端快速成长。在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持续下降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影响下,医院终端用药增长速度在2005、2006年明显放缓。未来1-2年,药价下调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影响仍将存在,因此预计医院终端用药增速在低水平徘徊的局面仍将延续。与之相比,未来几年,在政府对农村医疗体系、社区医院投入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OTC终端和第三终端将面临快速成长的机遇。
未来几年OTC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崛起将为以下几类企业提供新的成长机遇:一是具备品牌优势、营销优势的中药和OTC药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更有潜力和实力去分享OTC市场的快速成长;二是大型普药生产企业,由于以农村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为代表的第三终端,对药品的需求以临床用量较大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等普药品种为主,因此拥有较丰富普药产品线的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将在第三终端市场中获得更多机遇;三是中低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望从农村和社区医疗体系建设中获得更多订单。
第三,医药商业迎来大整合时代。与美国相比,中国医药商业企业0.66%的销售利润率远远落后于美国同行1.6%的水平,费用率水平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美国医药商业企业的费用率水平仅有2.9%,而中国企业则高达7.5%。毛利率与费用率水平差异的背后是两国医药商业运营模式、运营效率和市场格局的区别。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国内医药商业的运营效率存在极大的提升潜力,行业集中度也存在大幅的提升空间,而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有望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从未来几年医药商业主要的行业与政策趋势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医院商业龙头企业有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运营效率,都有望出现质的提升。
顺应趋势把握机遇
对于2007年医药股的投资,有必要在纷繁芜杂的行业形势中把握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并从中寻找投资机会。基于对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及其对医药企业影响的分析,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几类医药上市公司:
具备突出的品牌、品种或营销优势,有望分享OTC市场成长机遇的品牌中药、现代中药和OTC类公司,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广州药业、天士力、江中药业、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康美药业。
有望在未来几年在流通行业并购整合大潮及医药分开趋势中受益的医药商业龙头公司,如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南京医药、一致药业。
可能在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中获得成长机会的大型普药生产公司和中低端医疗器械公司,包括白云山、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山东药玻、新华医疗。
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储备品种丰富的创新型制药公司,如恒瑞医药、双鹭药业、天士力、华邦制药、华兰生物、天坛生物。
储备品种较多、国际认证经验丰富,有望抓住国际原料药产业转移机遇并实现快速成长的化学原料药公司,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