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首富去赚钱(四)

更新时间:2006/4/12 11:30:19
跟着首富去赚钱    参与话题谈论
 
还要跟着去投资?

    也许这已注定,未来我们还要追随华尔街,追随华尔街创造的中国首富去投资。

    “两三年之前,我们在买股票时,不用看什么汇率、油价,现在我们不仅仅要看这些东西,还要看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等。”一些机构投资者说,“现在美国通讯股、地产股涨了,都会很快在我们的市场上反映出来。”

    实际上,中国市场已经逐步在与国际接轨,一位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士说:“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股市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却在一步步地滑落到外资机构和国外投资者手中。”

    国内市场的定价权可以追溯到证券市场建立伊始,当时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由中国证监会主导。1994年,监管层开始改革,试图将定价权交给市场,于是中国股市开始“向外”学习。

    外国的定价体系乘虚而入。“从国际上来看,规模越大的市场越具有定价权,国内由于没有完整的定价体系,加上制度不完善,大家仍抱着计划的心态来做市场,市盈率稍微高一点,就会有人出来说有泡沫。”华夏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说。

    于是外资开始帮助国内市场挤压股市泡沫。2001年9月,当沪市暴跌400点之后,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员表示,A股市盈率的合理值应介乎25至30倍市盈率,这意味着30%的下调空间,有外资背景的中金公司更是发表了著名的“千点论”。

    这期间,各路外资机构逐步把主要业务放在中国。在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过程中,作为主承销和联合承销商,外国投行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定价上起着关键作用。而国内券商依然无法改变只做买方业务的窘境。中信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徐刚说:“本土资本市场在即将开放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对本土公司的定价权。”

    而且,“我们原来的投资理念和估值体系全都被否定了。”世纪证券的一位人士说。

    早在2004年10月份,中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就曾观察到:“A股市场虽然还没有与海外资本市场连通,但是QFII的实施、QDII的即将实施、资本项目开放的预期、国有银行的境外上市都使得A股市场已经不仅在心理预期上,而且在实际估值水平上开始向海外市场靠拢。”

    拥有巨量资金的国内机构一度试图与外资在话语权上进行争夺,QFII和基金的对决是最为精彩的一幕。

    2004年之前,基金主导了股市的话语权,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看好一只股票,他的投资行为会一呼百应,资金聚集,股价上涨,但这一切随着QFII进入而被改变。

    在国内基金抛售一些股票的时候,QFII却在不断买入这些股票,QFII话语权不断增大。“QFII话语权增大是因为他们做对了”,当时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曾表示。

    2005年中期,QFII在国内股市沉淀资金量不过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当时国内基金总份额已经超过4000多亿元,但是,基金投资行为缺乏追随者,而QFII的行动却经常被关注。联合证券杨军在2005年10月底的报告中对天威建议“增持”,他特别指出,盖茨基金现身10大股东是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设想很多美好的前景,比如资本市场市场化、比如投资群体国际化,比如说与国际完全接轨,”融勤国际的孙红伟说,“但在这些‘比如’实现之前,我们仍要跟着别人去投资。”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