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持续升温的各类官员培训热潮正在从传统的党校和行政学院席卷到各个名校,虽然市场日益广大,但高校“争夺”高官的硝烟已在所难免。
省委组织部“招标”
北京的春天,官员培训正在进入旺季。
进入人民大学培训学院所在的汇贤大厦,抬头可见各类培训班的红色横幅。与“中央班”同时在上课的,至少还有来自广西、云南和武汉等地的官员。
“干部班”的分量正越来越重。在人民大学,目前企业、社会在职和官员培训三个板块培训规模相当,但就班次而言,官员最多(一年大约有150-160个班)。在北京大学,党政培训占继续教育部培训的约70%左右。
在执政党的推动下,几年来持续升温的各类官员培训热潮正在从传统的党校和行政学院席卷到各个名校。尽管官员培训市场的空间广大,但高校“争夺”高官的硝烟已在所难免。
4月17日下午,山东东营垦利县50多位学员在北京大学入学,参加“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大学在山东省干部培训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北大培训中心的新闻稿称,这个班是其参与“山东省干部专题培训项目推介招标洽谈会”获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4月8日,全国25个大学齐聚济南,参与山东省委组织部召开的洽谈会,该省整合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的209个专题培训班次,公开招投标或委托外包。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招投标项目大约有70个。
一位不愿具名的参会高校代表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省级的培训“竞标”。与该校6个代表相比,某著名大学去了多达15个人,而有的学校派出常务副校长参加。
在一个大厅中,各个学校摆上展板,并播放自己的视频。“清华的宣传很到位:可能你错过了清华的学历教育,请不要错过清华的非学历教育。”这位高校代表说。
去年10月召开的自主选学试点会议上,共有13所大学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干部培训高校基地,这次尽数参加。另外也有来自西部的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以及本地的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等。“地方高校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等很了解。”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高端培训部主任黄粤涛说。比如,浙大、复旦在长三角地区,中山大学和厦大在珠三角地区都有各自的“领地”。
最后,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八所高校经“筛选”胜出,与山东省委组织部签订协议。各高校还分别与各地签订合作协议,比如北大与东营,人大与德州各达成培训意向。
各个名校正在试图谋求更大的官员培训份额,甚至叫板党校系统。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2008年中组部一个有关官员教育培训的座谈会上的发言中说,官员教育培训应该在“更加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大学特别是一批具有丰富教育培训经验的大学……与党校、行政学院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地方拉动的培训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会与地方政府有各种层次的合作,其中“最好操作的就是培训”。人民大学培训学院高端部主任黄粤涛说,“干部培训是由地方带动起来的。”
主要的动力是,一些地方的发展遭遇瓶颈,另外,也跟当地经费状况有关。比如前两年由于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来自广东各级的班次增加。与党校培训最大的不同是,这些项目目标明确,就是要实用。
2003年,人大在教育培训中心基础上,组建培训学院,专门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此前人民大学一直以“培养干部”著称,纪宝成在上述2008年给中组部的汇报中说,以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的学员中,多人后来官至省部级。
2003年,恰好执政党学习“三个代表”高潮,并大规模轮训官员。此后的2006年和2007年,进入大学的官员规模再度扩大——一个背景是,中共出台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并制定了培训规划。
一份人民大学的材料说,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2008年,培训学院高端培训的学员超过61700人次,其中干部培训46500人次,,培训地区覆盖全国26个省份,服务对象涵盖中直机关、各大部委和地方党委组织人事系统。
“我们跟北京各区组织部都有合作。”北京大学一位工作人员称。除了与多省市合作外,北大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对北京各区县处级干部培训市场的“占领”——从1998年开始,由海淀区扩至北京各区,每年均选送数十名处级官员进北大学习。
人大也不示弱,2003年到2004年,人大劳动人事学院受北京市委委托,培训了包括110名厅局级官员在内的500多名北京官员。类似的还有公共管理学院2004年开始的全国交通系统司局级官员的脱产短期培训;法学院则从2005年开始,为中央及地方公检法等系统培训了各类官员700多人。
另外应中央统战部的要求,人民大学还曾于2006、2007年举办两期宗教领袖研修班,培训各省市区五大宗教学员300多人,其中80%为省市一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不是因合作带来培训,而是通过培训促使合作关系升级。广东省中山市自2002年起在人大开班,后来变成“市院合作”关系。2007年人大70周年校庆,该市捐资,在汇贤大厦C座606室挂上“中山学堂”的匾额。
被公认的目前培训业的“巨头”,是清华大学。该校继续教育学院,在校本部和北京CBD拥有两个校区,有专职员工 770人,是人大的7倍多。据“清华干部培训网”资料,仅2005年至2008年四年间,该校累计为中央部门和31个省区市培训党政官员5万多名。
一位不愿具名的项目主管说,亦有地方将培训作为一种“福利”,“处级安排去人大,厅局级安排到北大,体现待遇的差别。有的地方是各个大学轮着去,换换口味。”
有大学特色的市场化
在清华、人民大学等学校,干部培训实行项目制,从前期沟通、教学管理,到后期服务,完全按照市场化手段运作。
以人大培训学院为例,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组织接机、送机,晚上还会带学员去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老舍茶馆喝茶。如果是一个环保项目,因“行动学习”需要,他们还会带学员去环保局参观,到颐和园看如何处理水污染,去大兴参观生态农业,还去水立方和鸟巢看如何节能减排。
教员薪酬也是由市场决定,不过现在,明星教师的出场费越来越高,一次课(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两三万元,已经不鲜见。一位项目主管说,个别教师“漫天要价”,让他们有点难以承受,本校老师有的都“往外跑”。
现在,新师资的开发越来越重要。不仅局限于学者,一些党政官员(特别是部委官员)也会受邀。“谁讲得好就请谁来。”人大培训学院教员杜立敏说。
培训的另一“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开班之前,培训学院与地方组织部会就“菜单”反复协调。一种标准的“点菜”组合是——“专业课+公共管理+心理+养生保健课”,专业课占2/3以上。最近,人大培训学院增加“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课,不过,据透露,也有地方组织部官员认为,“这是干部自个儿的事,浪费钱。”
每年,培训机构都会发出制作精美的简章给各级组织部,但同一系统的“口口相传”效应最为显著。上述北大工作人员说,“全国妇联培训以后,上海、甘肃、南昌、株洲等都来了。”上述要求匿名的项目主管说,咨询与培训也开始形成产业链,给地方当顾问的本校学者,也会介绍相关的培训项目。
“现在是需求带动我们提供课程,将来是我们引领需求。”人大培训学院高端培训部主任黄粤涛说。
除了在校内进行培训外,有些项目,则是“落地”进行——由培训机构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员赴当地进行教学。不过,目前人大未在外地开设分校或分支机构。“我们受过乱办班的困扰,现在要严格坚持‘自己办’,”黄粤涛介绍说,“这是有人大特色的市场化。”2001年,校长纪宝成曾对各种寄生的校内外培训机构进行清理,总数多达上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