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8年理事(扩大)会议于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吴溪淳在会上作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钢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关于今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的报告。
吴溪淳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长期以来未能根本解决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诸如产业集中度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还不高,产业布局调整任务艰巨,建立稳固的海外原料供应链还远没有完成等等,在钢铁总量供给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之后已上升为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如何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宏观调控下,通过自身努力,把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好,能满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方面,吴溪淳从以下五点作了阐述:
一、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
吴溪淳主任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向国民经济各用钢行业提供品种规格齐全、质量优越、价格有竞争力的钢铁材料,以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宏伟目标的需要。
从2003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增长期以来,保持了GDP连续5年增长10%以上,年平均为增长10.6%,我国每亿元GDP消费的粗钢量,从2003年为1906吨发展到2006年1832吨,2007年约1761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数字将逐年走低。但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在加快进行中,钢的需求总量仍处在上升阶段,钢铁生产和需求的总量峰值还没到来。目前生产能力的过剩,是包括落后能力在内的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今后我国钢铁产能不是要不要继续增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更加节能环保,品种质量更有竞争力,与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今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钢铁工业的巨大影响将表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的消费需求强度由高向低发展,对钢的品种质量要求由低向高发展;钢铁工业自身要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数量扩张向更加注重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改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可以预见到从2008年以后,在加快“三个转变”下,我国钢的消费强度必将下行,国内市场对钢的需求增长幅度必将逐步减缓。
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国家的政策导向是:
——抑制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和项目的投资增长,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
——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控制能源、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
——从税收政策上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和节能降耗改善环保的设备更新投资。
——鼓励技术引进和进口国内不能制造的设备及能源资源。
——鼓励海外投资,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
——深化资源、能源价格机制改革,逐步提高矿产资源税和环境补偿费。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按照中国资源贫乏,生态环境形势严竣和国内市场需求巨大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钢铁工业没有义务更没有必要充当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钢铁供应基地。吴溪淳主任在报告中强调:中国钢铁工业不应该把扩大出口作为自已的战略发展目标,我们到2020年的发展只能定位于主要满足我国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上。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必须是以较少的物资消耗和较小的环境代价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前提。
中国钢铁企业应该积极拥护我国政府采取的限制部分低附加值钢材和半成品出口的政策。但同时国家和协会也建议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政策,调整出口关税计征方式,以利于区别对待,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二、关于钢铁工业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相结合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钢铁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的实践说明,在现行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之前,总量控制是难以实现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绩,是我国板带材生产能力长期不足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炼铁、炼钢装备结构优化问题还没有解决,1000m3以上大型高炉只占现有炼铁生产能力的40%左右;100公称吨位以上大型炼钢转炉只占现有炼钢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原因是大的国有或国有控股钢铁集团发展速度受到宏观调控限制慢于失控的地方中小企业。
吴溪淳在报告中分析:现在看,正在建设的项目完成后,我国钢的产能在2010年将达到6亿吨左右,钢铁生产能力继续扩大的需求空间和前5年的高速扩张相比已经不多了。我们应该十分珍惜有限的发展空间,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控制总量与优化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相结合的问题。好字优先的发展钢铁工业就要强调优化结构第一,总量控制第二。
除了装备结构优化(大型、节能、环保、高效)问题外,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发展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结构优化(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国内空白产品,不断开发升级换代的新产品)工艺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等结构优化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题和必须应对的挑战。特别是提高产业集中度问题,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建议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以企业出资人的身份牵头,制定以特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跨地区联合重组规划,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目标要求,又结合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效应最大化的联合重组,力争在2010年前有几个大集团进入世界钢铁企业集团前10名。
企业联合重组一定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明确人、财、物要合并,投资建设规划、科技开发、产供销管理要统一,直到企业文化协调融合,这样的联合重组才有实际作用和意义。
三、关于淘汰落后产能与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的问题
吴溪淳主任在报告中对钢铁企业的重组整合问题强调:现在中国钢铁工业出现的突出问题,是淘汰落后产能与调整产业布局结合不够,基本上是原地关停或淘汰落后,原地进一步扩大新的生产规模。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当前淘汰落后如不和布局调整相结合,将使今后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的难度更大,钢铁物流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调整布局的时机已错过不少,必须引国家和钢铁企业自身的高度重视。
四、关于充分高效利用国内铁矿资源与“走出去”建立稳固的海外原料供应链相结合的问题
吴溪淳主任列举了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原料利用的数据:我国2006年比2005年增加的进口铁矿相当于完全用到扩大钢材、坯出口上了。国内当年增加的粗钢消费量3062万吨相当于完全用国内增产的铁矿满足增钢需要的。2007年前三个季度增加的进口铁矿也是完全用于钢铁产品出口上了。这说明我国铁矿山采选建设和生产,这几年有了很大发展,对钢铁工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看出了我国铁矿的生产建设还有很大潜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高矿价,高运价,高到岸价的情况下,使我国众多的低品位铁矿(包括过去多年积存的选矿后的可利用尾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的机会,扩大了我国可利用的铁矿资源。我国铁矿的采选技术不断创新,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低品位选矿技术将会不断有所突破。我们要利用国际矿价、运价较高的时期尽可能多的充分利用我国的低品位资源。
从长远看,我国利用进口矿将会保持在总需要量的50%左
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立海外稳定可靠的钢铁原料供应链的工作。改变被动状态,建立牢固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有些企业已经这样做了,但覆盖面不广,真正掌握主动权的比例不高。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建立牢固的海外原料供应链(包括海运)当做重大战略措施对待,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海外铁矿采选建设或合资组建生产钢坯的工厂,使部分进口铁矿由进口钢坯替代,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五、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国内不能制造的装备,引进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相结合的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通过改造和新建,主体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企业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单体设备甚至已超过国际原有的先进水平。吴溪淳指出:中国的钢铁企业已经具备了在钢材品种质量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硬件基础,关键是在软件技术上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重视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缩短技术追赶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在节能减排上进一步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创新,我国年产1000万吨钢以上的钢铁企业应该力争在2010年前吨钢可比能耗进入世界钢铁业的先进行例。
为了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步伐,吴溪淳主任尤其强调:中国钢铁企业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企业环境,努力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本文编辑: 全委冶金工作部
本文编辑: 全委冶金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