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持续增长 国内再现弃豆趋势

更新时间:2007/6/18 14:39:02
  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广东口岸进口大豆105.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4.1%;价值3.4亿美元,增长57.6%;进口平均价格为323.5美元/吨,上涨17.5%。其进口主要特点是:一、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主。今年1季度,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豆105.3万吨,增长34.4%,占同期进口总量的99.8%。二、主要自美国进口大幅增长,自阿根廷和巴西进口明显下降。今年1季度,广东口岸自美国进口大豆78.1万吨,增长86.3%,占同期进口总量的74%;自阿根廷进口15.4万吨,下降17.5%,占14.6%;自巴西进口11.9万吨,下降33.4%,占11.3%。三、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仍占主导地位。今年1季度,广东口岸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7.8万吨,增长16.5%,占同期进口总量的35.9%;私营企业进口35.4万吨,增长65.6%,占33.6%;国有企业进口23.3万吨,增长23.2%,占22.1%。
  尽管今年1季度广东口岸大豆进口平均价格明显回升,但进口大豆成本仍明显低于国内大豆价格,并且国际市场天气炒作因素减弱,南美大豆丰收上市,市场供给充足,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预期平稳,同时,国产大豆价格上涨,促使国内相关企业增加进口大豆用量,使得进口数量继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外资本越来越多地参股、控股国内油脂龙头企业,国内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大豆加工业“拉美化”现象日益明显,而我国本土大豆逐渐被排挤出油脂企业的采购单。在外资的强大攻势下,过去一直作为大豆加工业主要原料的国产大豆处境艰难。
  应引起警惕的是低价进口大豆已对我国大豆产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大豆产区豆价低迷,农民种豆效益下降,许多产区出现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弃豆”,大豆种植面积出现萎缩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月7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预测,2007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较上年降低30万公顷,降幅为3.29%。而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黑龙江农民改种玉米、水稻的意向较浓,有关人士预测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下降幅度可能会达20%。国内豆农如果被迫种植其他作物或者转让和放弃土地,另谋生路,不仅会使国有农场和地方现有的价值数百亿的大型种植机械设备大部分失去作用,造成严重损失,更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一是制定鼓励国内大豆种植、收购、加工、出口的政策,同时利用好世贸规则,提高准入门槛;二是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以新的产业模式为依托开展社会化服务,负责新产业模式运行的信托和担保机构,借鉴先进国家做法,在豆农、商业银行、期货交易所之间建立“一条龙”的市场运作链条,使政府补贴、种植贷款和商品销售形成相互制衡的流程管理机制;三是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种植,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强化大豆食品安全;四是大力发展大豆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在开发大豆蛋白等高端产品基础上,进一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低聚糖等高科技产品,打造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