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研究生教育五大怪现状
清华博士生退学的新闻前不久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炒作,学生和高校各执一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研究生教育再一次受到质疑。笔者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下的“产物”,亲身经历了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的“怪现状”。
培养方式本科化。当前研究生的课程采取大班形式,仍然沿用本科的那一套“教师上面讲 ,学生下面记”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创新、思考的能力未见进步,做笔记的功力倒有所增长。而且更为奇怪的是,授课内容竟然有些还停留在本科阶段,真不知道是老师的悲哀,还是学生的悲哀?
导师制虚名化。 现在大学里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三四个学生,甚至更多,以现阶段的两年半学制为例,则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导师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如此多的学生吗?所以就出现另一个“怪现象”,学生和导师经常数月甚至半年不见面,交流就更不用提了,只有到节日的时候,学生才有机会识得导师的“庐山真面目”,而且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各自散去,导师的作用已然失去。
科研成果指标化。目前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明文规定,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且这种科研成果还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于是,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搞出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而且还要自己花钱发表。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各种“垃圾”文章充斥着我们的眼睛,理论的发展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各种濒临倒闭的杂志焕发出“勃勃生机”。
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化。目前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化,内容不再重要,无实质内容可以,无创新点也可以,只要有“成果”的形式存在就可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更是形式主义的集中体现,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了这场作秀,演出如此精彩,以至于事后仍回味无穷。
毕业学生标准化。毕业研究生作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呈现的是标准化的现象――接受相同的填鸭式教育,具有同样的科研能力(成果),拥有同等的毕业设计(论文),握有一样的研究生学历,何其标准化的产品呀(也许所不同的只是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
高校学生版答非所问透视教育之悲
这是高校版的答非所问,这是现代版的驴唇对马嘴,这是现实版的关公战秦琼,过去见诸央视的歌手大奖赛,如今跑到大学去了———据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州某高校学生“记者风采”大赛上,不时引来哄堂大笑,让人跌碎一地眼镜!不妨看看这不是搞笑却让人爆笑的问答:
问: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答:80周年。(当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600周年”时,全场哄堂大笑)
问:今年10月2日两度在闽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带来持续的强降雨,并引发局部山洪暴发,这次台风名称是什么?
答:不知道。(该校恰恰在此次“龙王”台风袭击中受灾严重,目前尚处于灾后恢复期)《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个“新闻”时,所做的新闻标题是“两耳不闻身边事/上网只为玩游戏//福州:大学生‘风采大赛’失风采”。这些大学生连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也不清楚,就更甭提新近发生的重大国际新闻了。比赛结束后,记者问他们平时是否看报纸、看电视或上网,答:“报纸要自己订,电视只有在食堂才看得到,上网倒是很方便”;问“上网是否经常看新闻”,答:“很少看新闻,主要是玩游戏、查资料等”。
其实不仅仅是福州某高校大学生具有这个“风采”,其他高校的学子恐怕也“差异”不到哪里去。从这个事情的“小孔”中,我们看到的是教育价值的扭曲与教育制度的错位。说实在的,也不能怪这些大学生们,因为现实的“路径依赖”造就了现在的他们,他们大抵也属于“别无选择”。
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要让我们国度的“软实力”真正有实力,首先要让教育“软实力”强大起来。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是民族文化实力的体现。一个民族思想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无法像引进技术、引进武器那样引而能进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教育与创造。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内涵的价值选择,却是培养能够应付考试、擅长“上网玩游戏”的人才!
教育之不行,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实力必疲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充斥着“阿Q精神”,国家的“软实力”就免谈了;历史还将告诉人们,如果充斥着“骄娇之子”、充斥着“现代无知”,国家要增强“软实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国家要增强“软实力”的巨大需求,教育需要有“铁肩担道义”的气概。没有教育的“软实力”,就没有思想文化的“软实力”,就没有国家民族的“软实力”。要增进教育的“软实力”,就要彻底反思教育的价值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的最优选择。
问: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答:80周年。(当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600周年”时,全场哄堂大笑)
问:今年10月2日两度在闽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带来持续的强降雨,并引发局部山洪暴发,这次台风名称是什么?
答:不知道。(该校恰恰在此次“龙王”台风袭击中受灾严重,目前尚处于灾后恢复期)《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个“新闻”时,所做的新闻标题是“两耳不闻身边事/上网只为玩游戏//福州:大学生‘风采大赛’失风采”。这些大学生连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也不清楚,就更甭提新近发生的重大国际新闻了。比赛结束后,记者问他们平时是否看报纸、看电视或上网,答:“报纸要自己订,电视只有在食堂才看得到,上网倒是很方便”;问“上网是否经常看新闻”,答:“很少看新闻,主要是玩游戏、查资料等”。
其实不仅仅是福州某高校大学生具有这个“风采”,其他高校的学子恐怕也“差异”不到哪里去。从这个事情的“小孔”中,我们看到的是教育价值的扭曲与教育制度的错位。说实在的,也不能怪这些大学生们,因为现实的“路径依赖”造就了现在的他们,他们大抵也属于“别无选择”。
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要让我们国度的“软实力”真正有实力,首先要让教育“软实力”强大起来。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是民族文化实力的体现。一个民族思想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无法像引进技术、引进武器那样引而能进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教育与创造。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内涵的价值选择,却是培养能够应付考试、擅长“上网玩游戏”的人才!
教育之不行,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实力必疲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充斥着“阿Q精神”,国家的“软实力”就免谈了;历史还将告诉人们,如果充斥着“骄娇之子”、充斥着“现代无知”,国家要增强“软实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国家要增强“软实力”的巨大需求,教育需要有“铁肩担道义”的气概。没有教育的“软实力”,就没有思想文化的“软实力”,就没有国家民族的“软实力”。要增进教育的“软实力”,就要彻底反思教育的价值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