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投资的真相与谎言
□ 约翰 L. 罗杰斯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在全球市场进行投资,或者在全球市场做生意,固然需要深思熟虑后的全面准备以及强大的执行力,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分辨哪些是“神话”,哪些是“事实”。为了确保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超越那些神话中的“常识”而直逼市场的“真实情况”,并相应地制定战略和规划。
尽管这些“常识”可能能说明一些问题;然而,真实情况是:①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在全球投资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②要获得长期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出国门;③全球化投资战略可能会帮助企业获得更高利润,中国在美投资尤其受到欢迎。 事实1:中国投资海外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中国刚刚在全球投资舞台上崭露头角,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自从2001年中国政府的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全球化战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超过一万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开设运营业务。中国2005年的对外直接投资(ODI) 约有69亿美元,和2004年相比增长26%;但是和同期中国所吸引的603亿美元海外直接投资相比,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低的。2005年中国在全球吸引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排名中名列第二;但是作为投资国,中国在全球仅名列第27位。
而在全球购并市场上,中国无足轻重的地位更具戏剧性,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中国在投资市场上正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中国69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ODI)中,只有23亿用于购并,而剩下的投资则全部用于直接设立生产工厂。据Thompson Financial预测,当年全球跨国并购的金额高达9000亿美元,而中国23亿的购并投资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全球化策略,购并将成为企业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工具。
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是投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60%),其次是拉丁美洲(16%,远低于亚洲),之后是非洲(6.9%)、北美(6.7%)、欧洲(6.3%),最后一位是澳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6%);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投资投向采矿产业。尽管“重点投资亚洲”这一模式在近期难以改变,但是中国在欧洲和北美的投资势必会增加。原因在于,随着在生产环节的价值比重日益提高,中国企业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成为低端的日用品生产厂商,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市场开拓和产品分销等利润更高的价值环节中去。
对此,中国企业有很高的期望值。最近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IBM商业价值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商业部预测在下一个五年内,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以22%的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10年,对外投资金额将达到600亿美元。与之伴随的是并购行为的增加,而且国内外汇存底积累量的增加也会加快这一进程,预计很快会超过一万亿美元。对于国内企业这些对外投资行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给予鼓励,最近外汇管理局宣布进一步放宽对国内企业取得外汇(用于外汇投资)的限制。
事实2:中国企业必须实施全球化战略,而开拓国际市场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迄今为止,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倾向于制造业,其主要考虑是基于中国低廉的人工和生产要素成本。大多数制成品随后又出口到海外市场,由此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投资,是寄希望于能够打开市场,从长远来看,也是出自对打造全球知名品牌的需求。
尽管困难重重,很多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国门已经准备就绪。复旦大学和IBM商业价值研究所的研究证实,“最有可能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的企业,是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而绝非不足——来进行扩张的企业”,并且,“只有那些有着清晰的、集中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强大执行力的企业,才有望成为所在行业未来的全球领袖”。
收购是获得品牌的最快捷的方式,最具典型性的例子就是联想2004年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ThinkPad品牌。当然,联想这一战略从长远来看是否成功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对于企业而言,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海尔采取一项“绿地”战略,在美国设立一个生产机构,并且成功引进一款小型葡萄酒专用冰箱,实现了快速创新;有些企业的成功则归因于其采取“坚守国内”的战略以专注服务于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然而,世界舞台已经为那些渴望宣示国际存在的“冠军企业”拉开序幕,而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由于形势所迫,中国国内企业必须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竞争,这也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美国。 事实3:美国欢迎中国企业在美投资
我们要戳破的最大的谎言之一,就是所谓的“美国不欢迎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事实是全球各地的投资商,当然包括中国,都是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当地政府鼓励,甚至极力争取的对象。全球任一国家,其负责经济发展的官员都明白,投资意味着发展,发展意味着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不可否认,在中美之间的确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经济摩擦,但这主要源于双方之间的贸易失衡,而不能归因于美国对外来投资的抵制。华盛顿政客的意见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件—如舆论对中海油收购尤尼科资产的反对意见—尽管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些报纸的大字标题以及电视上的只言片语,而看到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实质。
全球所有的国家,包括中国,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都会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这从各国对国防军工企业,以及对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如能源生产企业)的保护状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外资如果要进入这些领域,可能会遭遇政治敌意 ,甚至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大多数的商业活动是在这些领域之外,而双方共同投资的模式必须是要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
美国是全球最具价值的投资地之一,2005年,美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高达1286.3亿美元,和2004年相比同期增长20%。这些投资分散在多个行业,商业模式也多种多样,但是都得到投资地的欢迎。尽管企业在确定投资地时会考虑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但是总体而言选择美国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拥有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市场,而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稳定性,无疑也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这也是我们从事商业所必须直面的。在国际投资领域有很多所谓的“神话”和“传说”,除非不断被质疑,否则就会为业内信以为真。我们必须透过这些神话的表象去发现真实的本质,我们也期待着中国的冠军企业能为未来企业发展树立标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