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家快捷、锦江之星迅速扩张到接近200家连锁酒店的时候,4月份,格林豪泰、7天连锁酒店先后发布了年内“破百”计划,行业黑马七斗星更是高调发布了未来8年开1000家店的计划。
在经济型酒店各大品牌忙着跑马圈地的同时,中国饭店协会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已经“过热”: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已从2005年的平均89%跌至2006年的平均82.4%;平均客房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降到了209元;经济型酒店单店年回报率由两年前的30%-50%下降到20%-30%。与此同时,2007年经济型酒店物业成本相比2006年上升了40%多。
“经济型酒店的整体发展和市场需求不能和谐对接,是出现阶段性过热的主要原因。”七斗星CEO何红章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而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在全国五大城市进行的消费需求调查结果表示,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认知度并不高。调查显示,高频次入住酒店的差旅人群(最近三个月有三次以上)中,传统酒店的客人有34%不知道经济型酒店;正在经济型入住的宾客尚有13.8%不知道经济型酒店。零点调查研究员认为,“如果大范围展开调查,一般商旅人群对经济型酒店的平均知晓度可能更低。”
大面积分流传统酒店客源尚需时日
经济型酒店因剥离了高星级酒店的大量非核心功能,只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客房服务(床+卫浴),从而使顾客花较少的钱就能享受睡眠,填补了高星级酒店太贵与低星级酒店和社会招待所价格低但卫生、服务没有保障之间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下,经济型酒店近两年成为媒体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不过,零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熟悉经济型酒店的客人中,46.1%的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评价是一般,44.6%的人对经济型酒店表示比较满意,7.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满意。而其中原因也颇为复杂:当前经济型酒店鱼龙混杂,众多地方品牌参差不齐的软硬件水平影响了消费者对行业的整体评价;经济型酒店的行业内涵没有被消费者完整认知,消费者习惯把价格和条件分开来评价经济型酒店,对价格比较满意,对设施、环境、服务不太满意;经济型酒店经营者没有摆脱传统的“经济”束缚,一味追求低价格、忽视了对顾客体验的关注。
零点调查公司安向龙经理认为,经济型酒店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不对称性,消费者在面对众多快捷酒店、商务连锁酒店等概念的同时对经济型酒店的业态内涵认知不明确。另一方面,这一现象又预示着经济型酒店还蕴涵巨大的增长空间,经济型酒店对传统酒店客源大面积分流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品牌仍在“初级阶段”
任何业态的成熟壮大,与该行业领先品牌的影响力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如家和锦江之星拥有绝对的规模优势。但调查显示,提到经济型酒店,高频次出差人群中第一想到如家的只有39.4%,第一想到锦江之星的只有12.2%,其他品牌的第一提及率均不到8%。
安向龙认为,行业领先品牌知晓度较低,一方面说明产业还不成熟,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型酒店品牌格局还远未形成,每一个优秀品牌都有快速领先的机会,未来竞争将会加剧。而导致品牌整体认知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型酒店仍然停留在产品竞争阶段,品牌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消费需求是可以把握的,如果企业能以需求来指导战略,对中国巨大的商旅市场来说,经济型酒店当前的产业规模还只是冰山一角。”何红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进行产品、服务、业态创新、推动品牌和产业发展,才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