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下岗的意义有多大?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被一些教师形容为一场“深源地震”。
博导下岗具有破冰意义
首先,下岗给那些想混日子的“
博导”敲响了警钟。现在的一些教师一旦取得了“博导”的资格,忙于应酬,忙于社会活动,不能专心于学术研究,这不但不利于自己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更制约了学校发展。“博导”下岗,无疑警示了这些心有旁骛的“博导”。
其次,下岗给所有的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45名“博导”下岗,警示人们“博导”终身制一旦打破,任何人只要具备了“博导”的条件都会有机会成为“博导”,这会激发他们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动力。竞争出活力,出水平,必定会带来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三,下岗会极大地调动“博导”的积极性。笔者注意到,45名“博导”落聘以后,“一些老师也明显表现出了对科研项目申请的积极性”,“整天忙着落实各种项目和科研经费”。试想,假如不是下岗,这些“博导”会如此地卖力吗?假如他们平时也如此努力的话,会下岗吗?
吉林大学45名“博导”下岗是高校“博导”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令人充满期待。(山东省平原县焦照锋)
博导落聘不具破冰意义
从博导落聘的具体原因看,造成他们落马的考核并不全面,也不尽科学。因此,即使有大批的博导不幸落聘,也并不意味着“博导终身制”开始破冰。我们可以预判的弊端就有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项目多但能力不够者依然占据高位。许多能力有限的博导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私人关系,获得合乎标准的科研项目数量;此时,虽然他们本身的资格不够或学术能力孱弱,但已然可以高枕无忧,靠手头的科研项目安然度日。
二是能力足够出色但缺少科研项目者惨遭封杀。或许,在学生和学者的眼中,一些老师是优秀的博导,但硬件的缺少使他不得不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三是博导以科研为主业忽视对博士的教育。为了能够保住位子,博导们必然把考核的指标作为努力的重点。这种自然的倾向必然影响到其用于教书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其对博士生的教育。
面对伴生种种弊端的博导集体落聘,我们还能说其具有破冰意义吗?那些被淘汰者并非能力不具备者,那些留下的人也并非完全合格者。我们看到其实只是“博导终身制”开始破冰的幻象而已。(南京师范大学李劭强)
不如让博导制度下岗
一名大学教师,要想指导研究生,关键在于他是否拥有相应的导师头衔。如果有,那么即使你甚少学术资质,也可以凭此头衔招揽学生,否则你无论如何无缘指导研究生。
我们承认,教师与教师是存在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差别的,因而实际指导学生的能力也会各不相同,但问题是,首先,教授、讲师的职称不已经标明了这种差别,有必要再弄一个导师资格等级吗?更重要的是,从学术研究规律上来看,一名教师是否有资格指导研究生,应该由什么决定?———是一个外在的导师资格标签,还是学术研究本身的实际需要?答案无疑应该是后者,但是导师制度的存在却告诉我们,现实恰恰是前者。
导师制度的存在,不仅使一些非教学行政人员也借此“硕导”“博导”起来,甚至一些学校和研究机构之外的党政官员也竞相顶着“博士生导师”的头衔。
可见,博导问题的症结不在其是否终身制,而是一个制度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让部分博导下岗、不搞博导终身制并未触及根本。根本在于,让博导制度下岗,还“博导”“指导研究生研究学习”的本意。(湖北省沙洋县张贵峰)
当心博导落聘的反向激励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吉林大学读博士,出于一种好奇,我打电话向他询问博导下岗一事。我这位朋友的导师就在45位下岗博导之列。他下岗的原因是由于多次申报的课题因“人脉不旺”而被挤掉了,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立项的课题现实意义微乎其微,干脆不去申请了。我顿时无语,并对这位落聘的博导肃然起敬。
吉大的博导选聘制度最大的瑕疵是可能导致“反向激励”问题。即广大的博导们为了“保位”,争着去申请科研项目,但由于僧多粥少,可能会导致跑穴、寻租现象的愈演愈烈;一旦项目到手,便拱手扔给研究生,然而迅速投身到下一个项目的“申报战役”中去。
第二个问题是,研究生怎能在导师选聘制度改革中没有一丝话语权。“因导而师”———这是“导师”这一称谓最直观的诠释。选聘制度是为了提高导师的层次、能力与素质,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最后的受众———研究生能练得一身真功夫。但现在的选聘制度却成了“上流游戏”。其实研究生最了解自己的导师了,然而谁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呢?(中国海洋大学张华)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