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进的战略抉择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侧记
寒意已遮不住春天的气息。
2月3日至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齐聚中共中央党校,专题研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结业式上作重要讲话。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八个加快”在专题研讨班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认真听课,踊跃发言,潜心思考,互相切磋……4天半的时间里,参加研讨班的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军队各大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民主、热烈、深入的研讨。
学员们一致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重要职责的必然要求。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奏响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一)深化对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整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面对大考,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如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当天下午,学员们分成8个小组,认真学习研讨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结合工作实际,展开热烈讨论。学员们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一次思想动员,又是一次理论培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
学员们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思路、重大举措、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充分地理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从中央准确判断形势、果断作出决策到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全过程”;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见事早、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面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表现出高超的判断力、政治智慧、执政能力和在关键时刻作出科学果断决策的卓越胆略”……
课堂、宿舍、食堂……处处涌动着学习、交流、讨论的热潮,大家对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整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二)深化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快”转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社会对现有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观世情,察国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五个“必然要求”,阐释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月4日上午,温家宝同志就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国际风险,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加快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2月5日上午,李克强同志就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学员们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从总体上看,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跟不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与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有效应对国际经济风险挑战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我们的发展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
“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学有所思,用有所得;学有所悟,用有所成。
学员们深有感触地说,一段时间来,在“以经济数据论英雄”的驱使下,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发展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通过学习研讨,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化了对现实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问题的认识。
(三)深化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学员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加快”努力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学习研讨,学员们认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加快”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每一项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
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学员们表示,回去以后一定按照中央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做到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方针政策。
“要从调整总需求结构入手,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要从调整总供给结构入手,努力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要从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入手,大力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改善劳动力素质”……
共识在交流中一点点形成,方向在讨论中一步步明确。
(四)深化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推进改革创新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的信心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学员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核心是要对阻碍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整。
“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切实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价格、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
“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各个领域的改革,使社会事业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思想认识在坦诚的交流中得以深化,改革创新的意识在热烈的讨论中得以强化。学员们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制度创新。“要毫不犹豫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建立和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在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实施好这个战略,是对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思想政治上、素质能力上的一次重大考验,是对各地区各部门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2月7日中午,参加专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满载学习的思考与收获返回工作岗位。他们将不懈努力、砥砺前行,人们将会看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热潮在神州涌动,科学发展的生机在中华大地勃发。(记者 李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