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大学科技园“高地”之路
徐井宏
依托高校人才、科研优势兴办的大学科技园,是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也是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的试验田和梦工场。从1990年开始建设至2008年底,全国共认定了6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作为全国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已构建了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及地区的辐射网络,聚集了超过1000家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并逐步形成了高科技企业创业集群、跨国企业研发机构集群、金融投资机构集群和中介服务机构集群等为代表的完整的园区形态,正在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技术和成果聚集的“高地”。
清华科技园的探索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势,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大学科技园建设必须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的积极性。
大学科技园应不断探索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加速高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扶持和引导也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科技园建设应当遵循“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例如,昆山市政府通过制订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措施,从领导班子组建、资金投入、用地及园区基本建设、财税、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建设以强有力的支持,而昆山分园也通过辐射效应,将主园区的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转移到昆山当地。不仅促成了我国首个小核酸产业化基地的建成,有效推进了小核酸这一“863”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也大大提升了科技界和企业界对昆山这一百强县级市的认识,为昆山培育新兴产业经济提供了契机。
大学科技园必须超越房地产为特征的硬环境建设,坚持内涵提升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
硬件建设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大学科技园的硬环境中营造以创新服务体系为主要内涵的软环境更为至关重要。大学科技园不但可以成为连接政、产、学、研、金、介等创新资源的有效纽带,而且能够在整合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赢,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自2006年以来,清华科技园先后启动了旨在培育企业家领袖的“摇篮计划”、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钻石计划”以及致力协助创新创业企业融资的“领航计划”。近期,“清华科技园启迪创新基金”、“清华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又在清华科技园宣告成立。在“投资+孵化”模式的基础上,清华科技园正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种优势资源。
大学科技园建设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由清华大学联合科技部、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运行发展的“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聚集了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政界的优秀的理论家、科学家、学者,为全面整合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资源,从理论高度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企业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
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大学科技园基本功能的有力保证。清华科技园为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有效实现“运营管理机制”的可复制性和辐射性,提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与服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启迪在线。不仅突破了空间环境对科技园发展的限制,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使用完成了规范管理的目标。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带动者,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在新形势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出现了差异化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和高校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不一致,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政府、企业等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科技园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市场化、企业化的运行机制难以在科技园运营中得到有效运用;大学科技园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因此,未来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稳定的支持,更需要科技园提高自身的办园质量,进一步理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效率,探索并建立科学管理模式、高效运营机制及评估激励体系,改善融资环境,建立风险投资的有效介入及退出机制,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软环境和综合服务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及对创新要素的整合与投资等多种方式,一定能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瞭望》 2010年第7、8期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