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
摘要: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总体而言可概括为校办产业型、技术入股型、联合共建型、科技园区型、人才培养型五种类型。存在的问题有重产研轻教学、办学定位不准确、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明确自身职能,应以育人为本;认清办学定位,选择合适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主动贴近市场,加速成果转化。
一、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
(一) 校办产业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大学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其目的是达到教学出人才、科研上水平、产业出效率,是一种需要强大的科研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合作模式。如北京大学以校内院系的科研成果为发端,以院系的科研力量为依托,组建了北大青鸟、方正集团、未名生物工程集团等高科技企业。
(二) 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高校以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作为出资,企业以现金、实物等作为出资,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去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药芯焊丝是天津大学焊接研究所自主开发的一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他们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了天津三英焊业有限公司,负责药芯焊丝系列产品及其生产线的工业化开发。这种企业出设备仪器和流动资金、大学出科研力量的合作模式一方面使学校的高科技项目得到了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另一方面学校的科研得到了企业的资助,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 联合共建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高校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多种载体,双方共同派遣科技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科研项目的联合研发,使校企双方由最初简单的优势互补走向双赢, 并使高校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如1999 年西安交通大学和宝光集团联合成立“宝光集团西安交大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下设“西安交大宝光集团技术中心试验站”。由宝光集团出资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研究性试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由双方共享。
(四) 科技园区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科技园区一般在高校比较集中、工业发达、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兴建,是高校科技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其不但促进了大学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速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缩短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促进了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如原南京工学院和南京浦口区合作建设的“科学工业园”、北京地区大学共建的“中关村科技教育新兴产业开发区”等都是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典型范例。
(五) 人才培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高校和企业以联合培养面向生产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而进行的合作,包括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工读交替、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产学联合办学、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和互相兼职等多种形式。如上海交大推行“双导师制”,聘请宝钢集团的高级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
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产研轻教学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高校产学研合作而言,“产”应是“促学发展”的产,“研”应是“促学深化”的研。而现行某些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构建本末倒置,注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教学育人,重视“产研”而忽视了“学”。
(二) 办学定位不准确
一些高校不能认清自己的准确定位,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地效仿人才、成果、资金都比自己优越很多倍的研究型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一味地把目光集中在高、精、端产业上,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选取与自身办学定位不相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出现了“项目纸上走, 技术没处求, 人财跟不上, 一切皆成空”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
(三) 机制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机制和体制还不能适应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要求。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机构或协调性组织;在育人机制的构建上,缺少合理的监督、管理平台; 在职称评审方面,重论文、重学术成果,轻产学合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利益分配方面,个人与集体、学校与院系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也欠明确,损伤了教师“钻”科研的积极性,阻碍了高校产学研的发展。
(四)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还比较低,有些是因为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性重视不够;有些是因为科研成果和市场需要相差太远;有些是因为资金、场地等的局限使科研停留在实验室出“试用品”的阶段等等,这些都制约了高校产学研的发展。
三、优化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 明确自身职能,应以育人为本
无论高校采取何种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都不能忽视高等教育促进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这是高等教育之本;也不能偏离培养人才、发现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这是高等教育之魂。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主旋律进行,产学研合作也不例外。所以,人才培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任何一所高校都是合适的、也是必须的。
(二) 认清办学定位,选择合适模式
研究性高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科研主要围绕技术创新和原创性基础理论开展,其产学研合作应该走高精端之路,利用自己在科研、师资、资金方面的优势成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龙头”。
教学研究型高校处于教学型与研究型大学之间,既具有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属性,又拥有研究型大学的某些特点。它还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任务,所以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采取务实的态度,逐步推进。
技术应用教学型高校一般是本科层次的教育,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研究。这类高校同高水平的研究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办学起点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缺乏学科发展的底蕴,因此,在产学研合作中不能急于求成、求全求大,而要积极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特色学科带动全局发展,采取技术入股、合作共建等模式稳步推进。
(三)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要加速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进程,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管理办公室、协调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理顺工作关系;鼓励师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有价值的研究;在考核制度、分配制度、聘任制度上对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的教师给予政策性的倾斜等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在校内营造出能够切实促进产学研发展的软环境。
(四) 主动贴近市场,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市场所需要的、企业所必需的、学校所擅长的科技项目,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实际脱离的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企业的参与下,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成果的开发,缩小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落差,加速高校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政府的支持下,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 通过“课题”与企业联合共建, 形成“政府做媒,企业搭台,课题唱戏”的新格局。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第5期 作者:刘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