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OEM困惑”中国商学院如何突围更新时间: 2006/6/23 16:16:11 ☆ 电话:010-82431150
|
日前,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中国商学院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了全球商学院的聚焦点。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 2005年9月,中国商学院院长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曾语惊四座:中国商学院的体制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许多商学院3年之内就会垮掉,与众多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一样,中国商学院极可能成为国际一流商学院的OEM(代工)企业,成为“教学工厂”。时隔半年,这一尖锐质疑再次成为众商学院头脑们热议的话题。 安泰管院一分为三 如何让中国商学院走出“OEM困惑”,已经是中国高等管理教育界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在此次论坛上迈出了变革性的一步———宣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式挂牌。该学院下辖安泰经济学院与安泰管理学院,将管理教学科研与商学院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分开,与国际惯例接轨,可谓是中国商学院“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今后,上海交大MBA、EMBA、EDP等市场化运作项目将全部由经济与管理学院这个“大院”负责,而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两个“小院”将全力从事教学、科研等研究工作。一方面,“大院”将整合市场、资金等各种资源支持“小院”的研发工作,而“小院”的研发工作也将对“大院”的市场化运作给予研究力量支持。 凑巧的是,安泰掌门人王方华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正好是在2006年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地点就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当中国商学院都在讨论如何国际化的时候,全球五大洲77所顶级商学院以及AACSB、EFMD等全球商学院认证机构的主要领导人都来到了上海。 国际化的四个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徐飞表示:中国商学院不能再简单地提出要如何如何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国际化的商学院,“如果25年前,我们不懂得如何向国际先进的商学院学习,那叫做无知;25年后,如果我们还在一味单纯照搬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办学经验,那我们就是无能。” 徐飞分析说,所谓国际化的中国商学院,必须符合四个标准: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学员、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国际化的管理。中国商学院面临国际化的压力其实不光来自于国际一流商学院纷纷进入中国合作办学,更多的压力来自内部。由于体制因素,中国高端管理教育一直无法拥有充分自主权,无法按照市场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从而损失大量优秀的师资、学员、资金。交大此举正是为改变这一现状而走出的第一步。 但王方华同时也指出,这种做法依然存在风险:“经营与教学,三个学院的磨合、协调都还没有顺畅,因此,目前很难有非常严格的分工,所以,我们将建立更加严格的预算体系、考核机制、问责制等。”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进一步指出,“说简单一点,就是将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方法就是通过体制改革。改革的同时我们发现,中国商学院已经成为全球商学院的聚焦点。” 莫忘结合本土化 新任安泰管理学院院长与安泰经济学院院长的陈方若和周林均表示:尽管还会有较多的时间留在美国,但是他们将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课程研发以及案例开发。此前,他们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担任教授,在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威望。如何能够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本土企业相结合进行学术研究成为他们两人眼下的难题。 此次论坛上,韩国高丽大学的商学院院长Huasung Jang表示,很多亚洲商学院正想向国际标准努力,也已经看到很多亚洲商学院非常想得到国际认证,但其中有很多项目,只是简单地引进国外的教材,并没有做出适当的改动,没有适应当地的要求;同时,在研究和教学方面还不够平衡,因此大多无法受到学员的认可。 参与此次论坛的全球三大商学院认证机构也纷纷表示:认证体系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商学院都向一个方向发展,而是保证每一个商学院都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中国商学院应该对认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
||||||||||||
|
||||||||||||
电话/微信:010-82431150、13811548421 邮件:qhedp@mail.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