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浙商加入大学同学圈 同学经济成经济新势力


更新时间: 2008/9/14 14:09:09 ☆ 电话:010-82431150

 

万余浙商加入大学同学圈 同学经济成经济新势力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一般大学,往往问老师是谁;而在EMBA,往往问同学是谁。”可见在EMBA的眼中,“同学”,绝对是一种绝妙的资源。

  上周末,浙大经济学院首次面对EMBA的企业家经理人举办了一次大型校友交流活动——首届企业家经理人校友风采节,不仅为校友搭建交流平台,还为企业家们带来不少商机。
 
  “同学经济”,正渐渐成为经济的一股全新势力。
 
  合作,因为是“同学”
  这些日子,浙江野风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飞跃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不过他关注的可不是日益火爆的股市行情,而是企业博客网。
 
  俞飞跃是浙大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高级研修班的班长,而他关注的企业博客网CEO何一兵就是他们班上的同学。“在认识他以前,我对IT产业一点也不了解,对什么博客也不感兴趣。”俞 飞跃告诉记者,可自从跟何一兵成了同学之后,他自己也开始“博客”上了。
 
  “我们是偶尔一个机会说起,大家就在合作方面谈上了。”何一兵说,一次俞飞跃跟北京一个公司谈一个网络安全项目的合作,由于是同学,而且自己也是IT产业的,所以就帮忙一起去考察了。可那个北京的项目现在还没有谈下来,俞飞跃跟何一兵却基本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这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快就基本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首先是因为我看好企业博客;其次,就是看好企业博客的经营团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何一兵是我的同学。”声称自己对IT产业一窍不通的俞飞跃这样解释自己的投资决定。
 
  何一兵说,除了跟班长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现在他们班上基本上所有的同学已经在他的网站上注册了企业博客,有些更是成了他们的渠道代理商。
 
  “这样的合作我们班上多得是。”浙大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张建国告诉记者,这当然是不同产业之间合作的一个典型,除此之外,这里传统产业间的上下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太多了。
 
  除了投资合作,张建国还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的一个艺术品鉴赏投资班的一些同学,正在酝酿组成一个财团或者基金。今后大家可以一起投资,举办一些艺术市场上的活动。
 
  “同学经济”渐成气候
  据了解,自浙大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开出高级研修课程,来就读的企业家经理人已有2000多名,这些学员企业平均年营业额为1.87亿,其中在1000万-5亿的企业占了总数的80%,年营业额在5亿以上的企业占到总数的12.71%。
 
  张建国表示,有关数据表明,如果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国家,该国家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虽然浙大这些校友拥有的总资产现在还很难统计出来,但肯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经济体。
 
  除了浙大,另外在杭州还有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名校开设的各种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以及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学校开设的针对企业家的各种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学员数量达到1万多人。
 
  针对这种特殊“圈子”,《福布斯》对中国商学院的最新报告就建言,应尽快加强校友网络的建设和利用。在这一点上,我省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据了解,目前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正在筹备建立专为学生整合“校友人脉”的“市场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浙江学习中心第三期的34名学生,早在2004年就联手成立了投资型的财团。
 
  张建国也表示,他们就是希望通过校友风采节,让学员企业可以进行科研成果转让,寻找新的项目,也可以通过招聘会来寻找企业的千里马。而企业家经济人高级研修班学员也可以通过抱团的形式,将企业外部资源吸纳进来,在同学圈内形成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为联盟的经济资源联盟体。
 
  “圈子力量”正在形成
  无论是成立俱乐部,还是成立联合实体,现在要达到像美国那样“政出哈佛”、“法出耶鲁”的状态似乎为时尚早。但专家提醒,“同学圈子”日积月累的资源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这势必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在中国商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俞飞跃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决定进入此前他一点都不熟悉的IT产业,正是因为他投资的是他同学的公司。而这正是同学“圈子力量”的最大魅力所在。因为,现代社会信用成本都比较高,而在同学之间合作就可以大大减少信用成本。
 
  此外,比如有些项目一个人几个人啃不动,一群人来啃就啃得动了。而且班上的同学都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加上各个企业的关联产业,这就使大家合作所必需的资讯成本非常低,战略分析的准确性也相当高。
 
  当然,同学之间的合作所带来的群聚效应也非常可观。比如由同学组成的艺术品投资联盟一旦成立,其拥有的资产和“圈子”影响力并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抗衡的。
 
  张建国表示,在偌大的人际网络中,“同学”及“校友”这层关系又显得特别而有趣。比如你拥有浙大、清华等名校的血统,你一毕业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了名校俱乐部的网络中。
 
  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也认为,“同学经济”是目前企业整合的新形式,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出路之一。一方面这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几十个企业联合而产生的规模效益也相当可观,这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
 
 
本网讯 “我不仅学到了系统的管理知识,更收获了黄金人脉,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还找到了人才,甚至还有客户。”在今天举行的浙大EMBA五周年庆典上,浙江泰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克俭说,“两年的时间,20万的学费,在浙大读个EMBA,值!”
 

管克俭原是杭州一家知名钢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两年前进入
浙大读EMBA硕士学位时,他已经是工科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通过在浙大读EMBA领略到“同学经济”魅力的浙商远不止管克俭一人。说起“同学经济”,同样在浙大读EMBA的浙江浙大网新软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旭光也是颇有心得。上个月他们班的50位同学也每人出资10万元,成立了一家股份制投资公司。而牵头做这件事的正是他。此前张旭光就已和浙大EMBA另外一个班的几位学员合作在上海搞了一家公司。
 

“组建这个公司,就是想形成合力,发挥同学资本,打造一个投资和融资的平台。”张旭光说,他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企业资产规模都在5亿元以上,其中上市公司就有4家。“这个新公司运营相对成熟后,我们将进行扩资,估计明年就能扩资到数千万。我们的投资主要是同学中即将上市的公司和未来具高成长性的产业。”据悉,这个由浙大EMBA同学组建的股份制投资公司尽管成立才一个多月,在资本市场小试了一把已有盈利。张旭光说,这点利润除了做班级活动经费外,还准备拿出一定比例用来做公益事业,目前已捐助了浙大管院一名优秀的贫困大学生。
 

“在我们的EMBA学员中间,类似这种合作现在已经蔚然成风。”浙大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晓屏介绍说在浙大EMBA,这种学员间的合作已形成几种模式:一是挖人才,如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就在EMBA同学中物色了好几位公司高管;二是资金和项目的合作;三是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同学间互为客户或者相互介绍生意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还有一种就是成立同学基金,投资新公司新产业的。据介绍,经过5年的发展,浙大EMBA已开办了13个班,招收学员近700名,吸引了包括王水福、章鹏飞、周成建等知名浙商在内的一大批精英人士,这些学员60%以上是单位的最高决策者,30%以上的学员企业资产超过了5亿元。
 

说起EMBA同学间“同学经济”兴起的原因,范晓屏主任认为,除了两年的学习同学间产生了感情,增加了信任外,主要是“通过在EMBA的学习,这些企业家在投资理念、合作方式、资源整合的观念等方面都达成了很多共识,特别是在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判断有了共识。”
 

据了解,在浙大,这种EMBA同学间的合作,已经突破班级同学内部的局限,扩展到了班与班之间,甚至不同院校EMBA学员间也有了生意上的合作。管克俭就透露说,在一次浙大EMBA与清华EMBA学员的交流活动中他就结识了几位现在的生意伙伴。
 

除了浙大EMBA之外,社会上其他各种名目的总裁班、企业家研修班也成了众多浙商编织人脉,经营“同学经济”的平台。如拥有4000多个会员的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高级研修)同学会,不久前就有54个老板级会员也合资千万开了一家公司。
 

浙商中的“同学经济”俨然已成为一股经济新势力。

 

万余浙商加入大学同学圈 同学经济成经济新势力

课程报名,请您可以填写以下表格,并回执:
姓名: 性别: 身份证(或护照): 手机:
单位名称: 职务: 学历(或职称): 邮件:
电话/微信:010-82431150、13811548421
邮件:qhedp@mail.tsinghua.edu.cn

上五条同类信息:
  • 运作 炒作 商学院不再羞答答
  • 民营企业家清华受训
  • 商学院不能是传统的学院派-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
  • 同学经济风刮向PE界-软银赛富合伙人郑昌幸
  • “清华大学-吉林省通榆县领导力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