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更新时间: 2007/5/11 14:10:15 ☆ 电话:010-82431150
|
"中国经济"成本扭曲下的超常繁荣 低要素价格是中国经济超常繁荣的发动机,也是结构失衡的根源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大约30年间,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和悲观论调一直都是同时并存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指标,中国经济总量在1978年开始改革时仅占世界的3%,这一比例在最近几年已经上升到了13%左右。乐观主义者相信,如果目前的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中国就有可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悲观主义者则从来没有间断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的疑问,同时还一再预言中国经济将很快走向硬着落甚至崩溃。
笔者认为,两个方面的因素推动了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的高速增长。一是在最终产品市场引入了市场机制,并改善了对各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这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促进了技术进步。二是在要素市场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超额利润,由此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这两个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经济在改革期间的超常繁荣,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结合起来,才能提供一个对中国经济前景较为完整和客观的判断。 中国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着重试图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和给经济个体提高自主权、增加经济激励。这一政策意图清晰地反映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实施的经济责任制、承包制以及后来的股份制改造等,同时实行的开放政策也稳步地降低了进出口产品价格的扭曲。现在回过头来看,产品部门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除了能源和水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产品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决定机制。 然而,中国要素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则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要素配置与定价的高度管制,使得中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普遍较低。要素市场的高度扭曲,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中国经济的短期竞争力,因此人为地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创造了超常繁荣的局面。与此同时,这些扭曲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风险。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只占美国的3%,马来西亚的26%或泰国的57%。一般的解释是中国农村仍然存在庞大的过剩劳动力,是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应的结果。但笔者以为,继续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和尚未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则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租”。过去十几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城就业,形成了约1.5亿的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农民工。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不管一个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多长时间,都很难改变农民工的身份,他们无法在城市定居,不能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如子女教育和养老等)。在同一个企业,农民工的收入往往只有拥有城市户口职员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少。 即使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也是偏低的。如果将中国劳动力成本与人均GDP的比例设定为100,那么马来西亚的比例则是114,韩国为132,泰国为157,菲律宾为203。值得指出的是,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估计主要依据城市正规部门的资料,实际劳动力边际成本,也即农民工成本可能远低于官方数据。 资本成本过低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名义GDP的长期增长潜力在亚洲是最高的,超过10%,但五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在亚洲则处于最低水平,不到3%。同时,人民币汇率明显低估,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快速扩张,但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却下降了66%。资本价格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资本账户管制使得巨额储蓄和大量外来资本只能在国内流转,资本市场不发达又使得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同时,政府在银行体系不够健全的前提下直接调控存贷利率。最后,出于保障出口增长的需要,决策当局不愿意让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要素市场扭曲,也明显地反映在能源和土地价格上。在中国,土地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政府基本上可以决定土地的使用价格。提供廉价土地使用权,是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吸引外来投资的手段。另外,缺乏严格执行的环境保护政策也降低了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在经济改革的初期以及当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很少考虑污染治理,目前的发展通常是以延后环境治理的成本为代价的。换句话说,目前企业的盈利中包含了本应由子孙后代享受的好处。 上述成本扭曲现象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一点,与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有关。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许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十分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他们政绩的评价和下一步升迁的机会。理性的决策者也认为,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起码8%以上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社会矛盾的快速恶化、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避免出现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防范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直到最近,GDP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经济统计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其实,通过压低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在中国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的步伐,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实现工业超额利润以用于再投资。当时在农村执行了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廉价农产品既降低了工业原材料成本,也为城市实行低工资政策提供了条件。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执行,又在农村强制建立了合作社和后来的人民公社,取消了农产品自由市场,并通过户口制度限制劳动力流动。 事实证明,通过扭曲成本支持经济增长的策略,在计划经济年代并不成功。那么,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显得很成功呢?笔者分析,主要是因为经济环境以及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说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经济主体不但有决策自主权,更有充分的经济激励;二是产品交易已经完全市场化,尤其是出口的发展更支持了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些决定了在成本扭曲的前提下,要素能够按照市场供求状况得到相对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但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导致一些明显的问题。 |
|
||||||||||||
|
||||||||||||
电话/微信:010-82431150、13811548421 邮件:qhedp@mail.tsinghua.edu.cn |